【觀後感】《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

Ming-Chia Hsin
3 min readMar 21, 2020

--

米奇‧艾爾邦(Mitch Albom),《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》(Tuesdays with Morrie),(台北:大塊文化,2018)

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照片,取自google

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?

「死亡只是生命的結束,而不是一段關係的結束。」這句話顯見墨瑞對於死亡的坦然與豁達的精神,自古而今,許多人皆曾面對死亡的恐懼與威脅,但我卻從莫瑞的身上看見他接受死亡的意義以及死亡的來臨。相較於以往中國君主為求長生不老,而不擇手段的求取仙丹,藉以逃避死亡,擺脫死亡的態度有所區別。

於我而言,自從我們出生,就是我們面對死亡的倒數。人何以生,何以死?這一直是一個大哉問,不論是哲學家、歷史學家都對這個議題提出自我解釋,古代中國就曾紀錄子路詢問孔子死亡之事,然卻招致孔子一頓罵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孔子如此說,確實有它的道理。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,但是我們對於死亡的「好奇」卻不曾消滅,很多人也因此給予死亡很多想像空間,建構一個「人類了解死亡的假象」,例如之前韓國電影《與神同行》,或是佛教地獄十八層,都是我們對於人死後的想像。這其實也顯現一件事-即當人類對於自己無法掌控或理解的事物,就會窮盡手段去了解它,一旦無法理解,就會賦予想像或是解釋。這部分其實也看得出人類試圖對死亡詮釋,但是具體化死亡的意義,卻似乎減輕不了人類無法如實描繪死亡圖像的無力感。

有點離題了,回歸到大家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,也許我們可以像孔夫子所言,應該重視當下的生活,而非去思考死亡與生活的意義。但是如同我所言,自我們出生,就須面對死亡,每個人都無法規避。既然面對死亡的態度成為每個人的課題,我們可以如同莫瑞教我們的接受死亡,或是不去思考死亡,抑或是恐懼面對死亡。這是每一個人選擇的方式。

問我如何面對死亡?我認為「坦然面對死亡,而且應該把死亡當成一種階段,因為死亡並不是結束,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。」如果我們無法避免死亡,與其逃避,不如跟海德格一樣正面面對,接受「死亡無可避免的事實」。至於為何我會定義死亡是一種「階段」?甚至是「一段生命的開始」?我相信生命輪迴說,對我而言「階段」代表「這件事情非結束,或是已經抵達終點。而是一個歷程的中繼站。」人類死亡後會轉化成為另一形體繼續存在,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。

--

--

Ming-Chia Hsin

臺師大歷史系。臺師大教育所碩士生。生涯中浮沉,書海內探索,試圖摸清前途的方向。期許自己在凡是講究與他人比較的社會下,能夠隨時用心體察生活細節,關切他人感受。